《东莞东》:一座城的奋斗音乐剧,在坪山剧院上演


舞台灯光亮起,一列绿皮火车停在台中央。
车门打开,女孩被拥挤的人群推下车,她拖着印着卡通图案的塑料行李箱,在人群和蛇皮袋之间挤出一条路。
脚刚踩上月台,她攥紧衣角,嘴角勉强扯出笑容。
转身时,身后的站牌在灯光下清晰可见四个字:
东莞东站。

东莞东 剧照
3月21日,作为东莞发展变迁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东和应凤岗政府之邀,与众多嘉宾齐聚深圳坪山大剧院,沉浸式观看了东莞原创音乐剧《东莞东》,共同回首在东莞的奋斗岁月,致敬伟大时代和伟大时代下的奋斗者。

《东莞东》,由开心麻花携手东莞联合打造,是不可多得的真正以东莞为蓝本的原创音乐剧,以真实故事为灵感,将东莞的拼搏基因浓缩于舞台。

舞台上的故事,始于一个微小却澎湃的缩影:
《东莞东》讲述了中国城市拥抱国际贸易的历程。山村姑娘王雪英在90年代南下东莞,在金虎手袋厂的流水线上,与罗招娣、叶淑萍等工友们经历曲折与沉浮,她们的汗水与笑声,最终汇入这座城市崛起的发展历程中。

而东莞东站,不仅是他们人生的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中国近40多年所有奋斗者、建设者的精神地标。
这部音乐剧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梦想与拼搏,更折射出东莞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开放、包容、充满机遇。从爵士到流行,从经典港曲到复古disco,剧中二十多首原创曲目,用多元化的音乐风格和粤语歌词,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与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部音乐剧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梦想与拼搏,更折射出东莞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开放、包容、充满机遇。从爵士到流行,从经典港曲到复古disco,剧中二十多首原创曲目,用多元化的音乐风格和粤语歌词,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与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剧中“金虎手袋厂”的原型,是太平手袋厂,也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首家三来一补工厂,工商批文“粤字001号”。
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1978年,位于东莞虎门的太平手袋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用香港运来的布料和本地女工的巧手,缝制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针”。

太平手袋厂的历史照片
彼时的东莞,“逃港潮”尚未平息,稻田与鱼塘间零星散布着铁皮厂房,像一块未完工的电路板。此后东莞开始承接香港纺织、制鞋箱包、玩具等传统制造业,而到80年代末,全球投资的目光开始一次次聚焦于这片土地。
图源:东莞发布 ,刘锦荣/影像莞
90年代,“东莞堵车,全球缺货”的调侃背后,是电子元件、服装鞋帽、玩具五金等产业集群的野蛮生长。金虎手袋厂的流水线,正是万千东莞工厂的缩影:工人们用“三班倒”的节奏,将“东莞制造”钉进全球供应链。
虎门大桥的钢索拉紧了珠江口的潮汐,而东莞的流水线拉紧了全球经济的脉搏。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东莞以“刮骨疗毒”的魄力开启腾笼换鸟:散乱污企业关停,松山湖科技园崛起,OPPO、vivo、华为云等企业重构产业版图。如今,这座GDP万亿之城,以“新三样”(新能源车、锂电池、光伏设备)破局,实现着“世界工厂”向“湾区芯谷”的转身。
这座城市从不留恋“昨日辉煌”,它只相信:流水线会老去,但创新的脉搏永远年轻。

图源:东莞发布,徐茂松/影像莞
从“逃港潮”到“三来一补”,从“世界工厂”到“湾区芯谷”的转型中,东莞不断重塑自我,展现着强大的适应力与创新精神。然而,在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的当下,东莞的竞争力不仅源于技术创新,更需借助文化赋能来实现差异化突围。

作为制造业名城,东莞正积极为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注入文化视角,融合“制造”与“美学”,传播“有一种制造美学,叫东莞”理念,助力传统产业焕发新光彩,推进“制造美学”实体化、落地化,为推进制造业转型提供范例。
东莞正在证明:工业不只是技术文明,更是流动的文化形态。

东和:30年与东莞同频的“齿轮逻辑”
东和诞生于东莞制造业狂飙的年代。30年发展历程,从工具商到精密制造服务商,再到工业美学践行者,每一步都是对“制造升级”的生动诠释。

1995年,东和电子工具店在东莞雁田正式开业,凭借着对手动与电动工具的专研,成为了珠三角区域的“后勤兵”,用螺丝刀和电钻支撑起流水线的轰鸣。

千禧年后,东莞制造业向自动化转型。东和敏锐捕捉趋势,从工具商升级为自动化制造服务商,从本地企业辐射全国,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覆盖行业日益多元。

当东莞提出“制造美学”战略时,东和已悄然将艺术基因注入工业骨骼中。
以创新为导向,在大湾区率先打造了一个融合工业集合店与工业艺术空间的工品生态圈。

工业集合店创新商业模式,将文创与工具巧妙结合,打造可触摸的“制造美学”体验空间,展示工业实用性和生活美学。

创建行业内首个工业艺术空间,从艺术角度重新定义工业元素,成功举办首场工业艺术展,与全国艺术家合作创作多个艺术装置作品,包括对一台退役的iPhone点胶工艺设备进行艺术再创造,让冰冷的机械诉说人文故事。

开创性地提出“工业提案”,将成熟工艺与客户应用场景结合,通过生活化的产品和场景展示,如耳机赋能项目打造的潮流音乐体验区,证明技术可以温暖生活。

东和的三十年,是东莞制造业的缩影:
从“工具”到“智造”再带“美学”,东和正在用实践证明:真正的制造升级,不仅是机器迭代,更是让工业灵魂在文化土壤中重生。从“工具”到“智造”再带“美学”,东和正在用实践证明:真正的制造升级,不仅是机器迭代,更是让工业灵魂在文化土壤中重生。
双轨并行的城市叙事
《东莞东》的旋律与东和的创业历程,共同谱写着东莞的双面叙事:
一面是艺术化的集体记忆:通过音乐剧凝固奋斗者的汗水与荣光;一面是实体化的未来探索:通过企业实践将“制造美学”落于大地。
正如剧中那句宣言:“没有人能阻止我们追寻更美好的生活。” 在东莞,每一代追梦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拼搏”写下新的定义。
END
- 2025-07-23
- 2025-07-15
- 2025-07-10
- 2025-07-01
- 2025-06-20
- 2025-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