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探索丨国家画院邹明教授探访东和工业美学实践

近日,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深圳大学教授邹明一行人莅临东和参观交流,此行的重点之一便是深入探索东和精心打造的、完美融合智能制造与工业美学的工业生态空间。近日,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深圳大学教授邹明一行人莅临东和参观交流,此行的重点之一便是深入探索东和精心打造的、完美融合智能制造与工业美学的工业生态空间。

东和历经30年发展,深知创新是推动工业发展的核心,从美学艺术汲取灵感,为工业创新注入鲜活元素,拓展全新维度。精心打造的5000㎡工业生态空间,将智能制造、工业文创、工业艺术有机结合,集参观、体验及展览功能于一身。


在参观过程中,邹明老师对东和在工业美学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给予了高度肯定,称赞东和将工业功能与美学价值结合,充分展现了工业美学的多元魅力,为工业美学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专家介绍

美术名师
邹明
邹明,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深圳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其作品多次入选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及全国美展,多项作品荣获国家级大奖。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深圳美术馆等国内外专业机构和个人收藏。
邹明作品赏析

云海之城

火红的岁月
邹明老师的作品风格多样且题材广泛,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有现代的创新。他的艺术实践和探索为中国艺术界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也让人们重新思考如何在商业活动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与艺术元素。
东和构建的工业生态空间实现了智能制造与工业美学的有机融合。通过突破性工艺革新,打破了人们对工厂的固有印象,将冰冷的工业制品转化为承载人文温度的艺术载体,赋予工业产品文化叙事能力。
当机械结构被赋予艺术哲思,传统工业元素便完成了美学价值的重构,由此催生出商业模式的创新迭代。
这种艺术与工业的共鸣,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一次演讲分享会中得到了呼应。
3月9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七期神仙湖分享会上,窦文涛在演讲中指出,AI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人品与审美。徐扬生校长肯定了这一观点,并补充强调,"以诚为本"的价值观塑造是应对智能革命的根基,并剖析艺术教育对重塑思维模式,激发突破性创新的关键作用。

窦文涛在神仙湖分享会上提出的“AI时代审美竞争力”论断,恰好印证了东和“以美学重构制造价值链”的前瞻性。东和以艺术美学为创新引擎,在构建企业差异竞争力的同时,也在重塑着工业创新的价值维度。

在AI技术重构产业格局的当下,东和主张融合艺术思维与工业制造,强调人文素养与审美自觉的双重锻造——这既是企业构筑发展护城河的战略选择,更是应对智能时代产业变革的必由之路。
通过持续深化工业美学的创新范式,东和正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具有启示性的实践样本,为工业美学的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END
- 2025-07-23
- 2025-07-15
- 2025-07-10
- 2025-07-01
- 2025-06-20
- 2025-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