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怎么看工业艺术展吗?
第一次看工业艺术展应该做哪些准备?
不懂工业艺术也能去看展吗?
别担心,这份指南将为你揭开工业艺术展的神秘面纱,解答你99%的困惑。

我们为什么要去看工业艺术展?
不知道你是否有思考过这些问题:
我真的有好好看过一场展览吗?
身处于这样一个信息爆炸、被焦虑支配的时代,看展能解决什么问题?
当人们走进这个空间,就能从现实的钢筋水泥中抽离出来。
除了提升审美和工业设计素养,更重要的是,你能在这里体验到独特的氛围,开启工业艺术的大门,享受深度思考的时光。
看工业艺术展时,我们能get到什么?
看工业艺术展的本质是一种阅读,是从展览的世界里找到艺术家的表达和对自己的意义;
看展是一种感官体验,当我们想要看懂一个作品时,感官会被充分调动,我们会有更多的想象和体验;
看展也是窥见工业历史的窗口,即便艺术家没有这个意图,他们的作品也会不自觉地反映出时代的印记;
看展也是一次自我探索,艺术作品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倾注的情绪、思考和经历;
去看展也是与艺术家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展览中寻找关于“工业美学"的真谛,在艺术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第一步:搜罗工业艺术展览的资讯
动动手指,利用各大艺术展览资讯平台,特别是那些聚焦工业设计和艺术的展览,轻松get到最新展讯。
第二步:筛选工业艺术展览
图片来源 | 东和工业艺术空间
学会辨别筛选好的工业艺术展览,关注展览的主题是否与工业设计相关,是否有创新的设计理念,以及是否提供了丰富的工业艺术作品。
有些美术馆、博物馆、画廊等、以及有些艺术家的作品是真的不会踩雷,品质高的同时还免费,这些需要依靠经验的积累。
看展久了一般会对自己喜欢的类型有了比较准确的把握,抓人眼球和有独特设计感的海报,能体现出这个展览的策展人实力和用心程度。

看展前
图片来源 | 东和工业艺术空间
了解工业艺术家及其作品,可以通过阅读书籍、观看纪录片和新闻报道等了解艺术家的基本资料和创作风格。
从艺术家的作品中了解其所代表的时代精神,艺术家的创作和时代是密不可分的。
从一件艺术作品开始,抽丝剥茧地去了解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可以让观展有更多的触动和知识积累。
了解策展人的基本资讯,了解本次展览的主题、理念、脉络等。
看展时
注重感官体验,记录下打动你的瞬间,探索出属于你自己的工业艺术探索路径。
记录下打动你的瞬间,探索出属于你自己的艺术探索路径。
看展是很私人的一场审美体验过程,刚开始可以不着急看画作标签,先感受整体的空间和氛围,再仔细看艺术作品。
尽量先让自己保持”一张白纸"的状态,专注在自身对艺术的感受和体验上。
一件艺术作品打动人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名气和它背后的艺术家,而是观者与这件作品本身产生的共鸣,那才是艺术最朴素的力量。
及时整理、复习,和别人分享本次的展览是很有必要的。
不论是向大家吐槽或是安利,将你对展览的感受用你的视角大胆表达出来,一些展览现场打动你的或有趣的点,一些现场的动人细节等等。
这样一方面可以巩固记忆,一方面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水平,甚至可能通过分享找到知音。
用生活中充满了工业艺术的思维去感受,相信一场工业艺术展览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真实温度和深度思考。

常常听到有人这样说:“工业艺术展太专业了,我不懂艺术,去看也看不懂。
”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工业艺术展并非只为专业人士而设,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观赏、评论甚至批判一件作品。
当看不懂一件艺术品的时候,你是不是想去作品介绍、采访和评论中去找到确定的答案呢?
艺术作品往往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你需要做的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感受艺术。
即便我们的理解与艺术家的本意不尽相同,也并不能说明我们没有"看懂"艺术。
面对难以理解的工业艺术作品时,你是否会去寻找作品介绍、采访和评论中的“标准答案”?
实际上,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对同一件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
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感受艺术,即使我们的理解与艺术家的初衷不同,也不代表我们没有“看懂”它。
在看展时,你应该关心的是自己的喜好和兴趣,用你的主观经历去解读作品,用主动的欣赏方式来体验工业艺术。
选择工作日的上午观展,享受一个安静且自由的观展环境。
领取展览资料,阅读展览的主题、背景,甚至动线设计。
大胆地和现场艺术家、策展人、主理人、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分享你的疑问和感受,让你的观展体验更加深刻和有趣。
最后的话
请记得,艺术是无界的,它向每个人敞开怀抱。
让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持续地与之互动。
不要将展览视为一次性的事件,而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
让艺术的灵感渗透到你的日常生活中,激发创造力,丰富你的精神世界。
带着好奇和开放的心态去体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