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001|东和创始人罗醒亮-企业如何坚守30年?

我不是一个擅长言辞的人,我懂得很多道理,但大部分都是通过体悟、通过实践而得来的,听来的、看来的叫知识,而通过实践得来的,才是真知。

--罗醒亮

 

 

今天,我们讲讲东和工品的创始人--罗醒亮。5月15日,罗醒亮先生与他的团队在东和工品门店进行了第一次短视频拍摄,这也是东和工品在内容领域走的第一步。

 

今天的主题是一家民营企业如何坚守30年?

 

以下内容源于对罗醒亮的采访稿的整理。

 

 

创业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又是怎样开始的呢?

早期创业,最初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养家糊口。

 

在创业之前我没有打过工,我老爸是开五金店的,他看到了电子企业产品的潜力,就跟我说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

 

1995年,在这么一个简单的情况下,开始了我的创业之路。

 

创业之初,我最开始做的是电子工具。

 

开始懵懵懂懂,尽管对这个行业并不熟悉,出于不断探索的好奇心,哪里不了解就去学习哪一块内容,慢慢地就扎根在这个行业了。

 

 

 

企业坚守30年不容易,您是如何坚持并发展自己的企业的?

能走到今天,主要还是坚持初心,砥砺前行。这30年来总结下来,其实我只做一个事情,以用户为中心,一切以客户的服务需求为主,心无杂念、一心一意的把事情做好。

 

虽然一路走来也是遇到很多的问题,经营的过程也是有许多的不足,但是秉承着砥砺前行的信念,遇到困难就踏过去,遇到问题就解决,慢慢地也就坚守了下来。

 

30年走来,我们经历了从一个小规模的五金店到一个综合性工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变;我们不断扩展业务范围,从最初的五金产品,到后来为3C产品服务,再到现在为新能源领域提供服务;从原来的一个小店面到现在拥有5000平米的工品生态空间

 

 

能坚持到现在而不被行业所淘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随着产业的变化而做出调整变化,跟上行业的脚步而不是固步自封一成不变。

 

是什么让工业发展到现在的规模?

 

作为一个深耕工业市场30年的工业人,我觉得可以总结为两个字:创新

 

创新是工业化进程的催化剂,创新源于实践的要求,又在实践当中实现自身。

 

这也是我们公司的价值观。

 

我们是怎么坚持创新的呢?

 

先说一个创新时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行动起来,空想是没有结果的。

 

我是行动派,我个人很喜欢一个词,践行者

 

有想法了就去尝试,去创新,创新就是先行动,再调整。

 

创新的结果都是好的吗?

 

创新的结果有好有坏,它其实是一个不断尝试、试错的过程。

 

拿我的亲身经历来说,一个事情要去做好,是通过不断总结,不断去做出一些改变,在总结改变中走过的一个历程。

 

创新并不容易,一个公司的变化、创新,它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都是从小不断的尝试,其实这也是我们东和工品的定位,或者说我们东和工品的DNA。

 

我是非常庆幸的,也是非常自豪的。在创业这条路上,我的公司经营了30年,并且一直在坚持走工品生态这条路。

 
 

如何塑造企业文化?您如何看待个人成长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的建设,这是促进员工成长和心性磨炼的重要途径。

 

我们倡导开放、合作、创新和学习的文化,鼓励员工敢于尝试,勇于挑战,不断追求卓越。

 

注重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通过实际的工作和项目,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这不是空口而谈,而是真真切切通过实践得出来的。

 

我是一个务实的人,我不喜欢光说不做。

 

我深信,当你在实践的过程中,就有机会得到想要的答案。

 

我们的企业文化便是在如此践行得到的。

 

我们公司每周都会做晨练、晨读和分享,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3年多了。

 

 

我通过不断地认证和打磨,得到了一个答案,那就是这个事情的可行性很高。

 

既然可行性高,那就要大力推行。后来我也是有看到一个很好的结果反馈。

 

通过在我们企业环境中点点滴滴的落实践行,很好的磨炼了我们员工在工作中、甚至在社会中的心性。

 

 

热点新闻排行榜

微信看新闻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新闻

收藏
浏览量:0
创建时间:2024-05-24 08:00